<menuitem id="wtlwj"></menuitem>
      <noscript id="wtlwj"></noscript>

    1. <noscript id="wtlwj"><nobr id="wtlwj"><option id="wtlwj"></option></nobr></noscript>
    2. 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官方網站  中央新聞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

      經濟網 中國經濟論壇


      首頁 > 周刊原創 > 正文

      欠薪、高管離職、負債累累!黃光裕和國美如何熬過凜冬

      在高調回歸國美之后,曾被市場寄予厚望的黃光裕和國美面臨嚴峻局面,他們能否熬過凜冬?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道

      18個月之后,曾被市場寄予厚望的黃光裕和國美,還是沒能創造出“真快樂”的商業奇跡。

      9月27日,國美向外界確認,國美電器CEO王巍和國美投資公司CEO何陽青均已相繼離職。

      前一天,9月26日,國美集團旗下國美零售在回應有關拖欠部分員工8月工資與半年績效時確認,確實對發放8月工資做了調整,并表示當前國美零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嚴峻挑戰,高企的運營成本是目前最沉重的包袱,公司現金流承壓明顯。同時,國美零售不排除將繼續實施減員計劃,以進一步縮減運營成本。

      在高調回歸國美之后,曾被市場寄予厚望的黃光裕和國美面臨嚴峻局面,他們能否熬過凜冬?

      11

      黃光裕持續減持股票引發了什么信號?

      2021年1月21日,國美召開“真快樂”戰略發布會,“真快樂”APP正式運營,標志著國美的平臺化戰略正式啟動。

      2月18日,黃光裕正式獲釋后的第二天,他借春節后開工日的契機,在國美高管會上講話,宣布要“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財報顯示,2021年,國美零售(00493.HK)凈虧損達到44.02億元,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43.78億元;2022年中期財報顯示,國美零售今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擁有者應占虧損為29.66億元,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進一步減少至24.09億元。

      2022年4月,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國美電器(國美零售子公司)長期拖欠貨款并且情況持續惡化,公司決定終止與國美電器的商務合作。截至2022年3月31日,惠而浦對國美電器的凈應收賬款為8236萬元。

      外界對國美現金流不充裕的猜測由此引發。

      根據港交所的股權披露信息顯示,黃光裕、杜鵑夫婦從2021年12月開始減持股票進行套現。

      其中,2022年1月-9月,二人進行過10次減持操作,在8月29日的減持后,黃光裕、杜鵑夫婦在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從60%以上降至47.88%;9月14日與9月15日,黃光裕夫婦又進行了大手筆減持動作,兩天操作三次,賣出15.28億股,套現2.95億港元,黃光裕夫婦在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下降到43%以下。

      “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目前國美虧損的窟窿比較大,而且是每年持續虧損10億以上,黃光裕只能采取大股東減持套現的資金去填補虧損的資金窟窿。但是,他解國美的燃眉之急,效果不會明顯。”家電觀察家梁振鵬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

      梁振鵬認為,一向看重公司控制權的黃光裕,寧愿減少自己的話語權,也要回籠資金,證明國美已經到了低谷時刻。

      8月19日,黃光裕發了一封署名公開信,進行了反思,認為“力爭18個月恢復國美原有市場地位”目標未能實現,并重新定下了新三年盈利目標。“如今看來,時移事易,我們對執行的困難預料不足,加之疫情長時間擾動,導致現實與這一目標有一定差距。”黃光裕在信中如是表示。

      黃光裕還能再戰三年么?

      在公開信中,黃光裕呼吁大家多給企業時間和空間,他為國美零售定下的新三年目標是: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并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從現在發展情況看,黃光裕當初對于現實估計過于樂觀。短時間著力培養的電商平臺真快樂比快比不過京東,便宜比不過阿里和拼多多。國美需要找到應對危機的策略。” 家電觀察家劉步塵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目前,國美集團旗下多個子公司內部也出現人事動蕩,接近10位核心高管相繼離職。

      9月27日,國美對外界宣布,9月19日,王巍因個人原因辭去國美電器CEO一職。

      這已經是一年之內國美電器CEO人選的第三次變更。

      2021年7月,時任國美電器CEO張德炬因“身體情況,需休息調整”離職;2021年10月接任國美電器CEO的王波,于今年職務變動,現為國美電器華東大區兼上海區域負責人。之后接任CEO的王巍,是在國美工作20年的老員工,資料顯示,他于2001年4月加入國美集團,歷任國美集團區域分公司總經理及業務總監等職位。

      此外,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任職國美投資公司CEO的何陽青也在近期離職,但是國美內部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何陽青屬于年紀大退休。

      加上2022年8月,任職剛滿一年多的國美電商平臺“真快樂”APP的執行副總裁丁薇離職;國美管家售后公司CEO曾之寧離職;2022年7月,國美集團旗下“打扮家”的創始人崔健、CEO高非相繼離職……國美已經出現了高管離職潮。

      高管離職、欠薪,隨之而來的裁員、關店,與供應商“開撕”……是否意味著國美已經一地雞毛?

      盡管如此,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國美內部人員工仍然非常認可黃光裕,他們均認為黃光裕“很拼”,不會放棄國美。

      “高管更迭是正常事,但是目前留給國美的時間不多了!” 劉步塵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國美肯定會活下來!但是在未來兩三年的短期內,國美不會出現大的業績增幅,因為國美需要重新調整獨立建平臺的思路,重回家電及廚衛品類供應鏈和物流服務的主營業務,還要和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淘寶天貓的電商平臺和微信的社交平臺進行大PK,任務艱巨。”家電觀察家莊帥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

      也許正如黃光裕在上述公開信中的話:“坎坷艱辛,冷暖自知。困難都是暫時的,解決好當前的困難,做好取舍,做正確的事。”

      責編 | 楊琳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
      69Av
        <menuitem id="wtlwj"></menuitem>
        <noscript id="wtlwj"></noscript>

      1. <noscript id="wtlwj"><nobr id="wtlwj"><option id="wtlwj"></option></nobr></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