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鄭揚波
近年來,養老詐騙案例頻現。據銀保監會公布,7月29日,全國專項辦召開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第2次推進會。推進會介紹了近期打擊整治養老詐騙成果。全國專項辦平臺已收到并轉辦養老詐騙舉報線索5.71萬條;公安機關共破獲涉養老詐騙案件1.15萬起,打掉養老詐騙團伙158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4萬人,抓獲逃犯848人,追贓挽損118億元。
8月底,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六類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主要包括“養老服務”“養老項目”“養老產品”“以房養老”“養老保險”“養老幫扶”這六類犯罪。
根據裁判文書網顯示,自2018年開始,關于養老詐騙的法律文書越來越多,2020年公布的最多,達376份,是2017年的6倍。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根據裁判文書網統計,從詐騙類型來看,較早出現的是“養老保險”類詐騙案;最多的詐騙類型是“養老服務”,達535份;排名第二、第三的詐騙類型是“養老保險”和“養老項目”,分別有359份和294份。
從地域來看,在北京市、湖南省、四川省和山東省審理的養老詐騙案數量分別排名前四,分別為176件、166件、96件和90件。
(2013年-2022年養老詐騙審理案數量地區排名 來源:裁判文書網)
“養老服務”“養老保險”“養老項目”三類詐騙常見
以“養老服務”為由的詐騙數量排名最靠前。養老服務的集資詐騙中,張志及案的被騙人數多、被騙金額大。
據判決書顯示,2013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間,張志及等人先后依托北京仁壽康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親仁樂老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等,借候鳥式養生養老之名,虛構“福山·親仁公社·湖畔家園”“親仁公社·天悅花園”“親仁公社·北方家園”親仁居家養老服務站等項目。
張志及等人通過北京媒體公開發行的報紙進行印刷和宣傳,并配合口口相傳的形式。項目承諾,到期返還本金并支付5%-20%不等的年利息,或者贈送一定價值的療養服務等作為回報。張志及案共騙取290余人,騙取金額達4400余萬元。
最終,張志及被判有期徒刑20年。
在人民法院重點打擊養老詐騙犯罪中,李曉雷詐騙案是“養老保險”詐騙的典型案例。
李曉雷曾是鄉鎮社保部門臨時工作人員,后被開除。2018年,李曉雷明知無能力幫助他人辦理補交職工養老保險,仍謊稱可通過掛靠企業的方式辦理,并通過王某介紹,以幫助他人辦理職工養老保險、可領取職工養老保險金等為名,先后騙取包括多名老年人在內的8名被害人107萬余元。
最終,李曉雷被判有期徒刑11年。
而熊月娥的養老詐騙案,則是以“養老項目”為名。
熊月娥等人誘使有養老需求的人與公司簽訂《全國養生養老一卡通服務合同書》《健康理財卡協議》,并交投資款;隱瞞其實際上僅投資人民幣1200萬元用于武漢市黃陂區淺水灣老年公寓的事實,將《武漢淺水灣老年公寓股份合作協議書》上的投資額篡改為4800萬元,以夸大投資規模。
熊月娥等人對外謊稱辦理“全國養生養老一卡通”可以享受異地養老、終身住房優惠等服務,以承諾支付8%-14%的利息為誘餌,采取發放宣傳單、宣傳講課、組織參觀、旅游等方式宣傳。
2016年8月-2018年8月,兩年時間,熊月娥等人騙取900余人,騙取金額高達6772萬元。資金大部分進入熊月娥私人賬戶,由其個人支配,主要用于支付員工工資、還債、取現、消費等。
最終,熊月娥犯集資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北京、湖南、四川和山東追贓挽損超億元
在上述養老詐騙審理案數量較多的5個地區中,在北京市和湖南省審理的養老詐騙案更多。
今年9月,自專項行動以來,北京市檢察機關共計辦理養老詐騙犯罪案件112件,已批準逮捕104人,迅速形成嚴厲懲治態勢。北京市檢察機關共計增加認定犯罪事實243起,增加認定犯罪數額2.8億余元。
北京市檢二分院、東城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養老詐騙犯罪案件,經檢察機關引導偵查,打掉了4個公司化運營的拍賣詐騙團伙,成功追捕13人、追訴1人,增加認定詐騙數額1000余萬元,挖出下游“案中案”1件。對42起重大案件開展資金穿透,追蹤資金流向,共計追贓挽損的金額達9700余萬元。
湖南省雨花區的檢察院于2021年1月至今年5月,共辦理涉養老詐騙案11件,累計幫助被騙老人追回經濟損失590余萬元。
四川和山東的地方城市對養老詐騙宣傳很積極。
今年9月,四川省白玉縣檢察院干警深入市政廣場等地,結合真實案例有針對性地向老年人揭示養老詐騙的套路手法,提高老年人的識騙、防騙能力。此外,四川省夾江縣、西昌、金堂、營山、成都金牛區等都開展普法宣傳養老詐騙情況。
今年9月,山東省檢察院檢察官走進山東廣播電視臺,圍繞“揭秘詐騙術 守住養老錢”主題,剖析典型案例,揭秘詐騙花樣,探討防范措施。
據統計,自今年4月上旬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山東省檢察機關共辦理養老詐騙案件205件,辦結養老詐騙案件68件,累計追贓挽損的金額達7756萬元。
責編:楊琳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