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郭霽瑤)“住在這里,給人的感覺就是住在家里……”北湖安居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位于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在這個功能齊全的大型綜合性養老中心里,康復養生室、棋牌室、日間照料室、無障礙衛生室應有盡有,再加上工作服務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這里的老人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覺。
(西鄉塘區北湖安居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
打通居家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一個小小的社區,能打造出如此功能齊全的城市養老服務中心,離不開西鄉塘全區上下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視。
今年,西鄉塘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新模式。
以前文所述北湖安居社區為例,該社區是南寧市最早的保障性住房小區,主要安置上世紀90年代末舊城改造的拆遷戶和部分低收入家庭。2015年,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在各級民政部門的指導下,城區政府開始規劃建設城市養老服務中心并于2017年建成,總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上級和城區本級財政共投入約400多萬元。2018年,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引入“南寧市新陽真情養老院”進行社會化運營,為社區居民提供養老、托幼、用餐、家政等多樣化服務。目前,北湖安居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經提升改造成為南寧市市級“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單位。
“我們將在構建養老服務保障網絡、探索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豐富拓展服務功能上下功夫,實現居家養老、康復照料、公益志愿等服務‘進院落、進家庭’。”西鄉塘區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區正努力構建15分鐘便利養老服務圈,為老人就近提供購物、看病、休息等場所,并組織開展專家義診、健康講座、文藝演出等特色敬老愛老服務,打通居家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西鄉塘區北湖安居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
獲取養老服務業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與北湖安居社區一樣,魯班社區也是西鄉塘區所屬社區。該社區原來是肉聯廠職工宿舍區,轄區內有1000多名老年居民。轉為社區化管理后,養老服務需求旺盛,社區服務水平卻難以滿足。
針對這樣的問題,南寧市出臺了《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及涵蓋用地保障、財政補貼、醫養融合、監督管理等方面的一攬子支持政策,解決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難題。
2021年,該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結合改造升級為“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在通過公開招投標進行社會化運營后,不僅中心的硬件設施條件有所改善,軟件服務也得到強化。
“社區民歌隊天天在練歌房排練,很多人都來聽。”幾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社區老人張淑恒來到魯班社區與孩子同住,因為常到養老服務中心活動,她交到了許多好朋友。“從我家走10分鐘就到中心了,很方便。經常有醫院的人來義診、開講座,我回回參加。”張淑恒說。
(魯班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
近年來,南寧市探索醫院治療、社區康養、居家照護的“醫院—社區—家庭”三元聯動醫養結合模式,延伸老年健康服務,不斷滿足老人在家、就近健康養老的需要。
在魯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除配備專業照護團隊外,還與南寧市第三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簽約建立醫聯體,為老人提供綠色通道、雙向轉診、就醫輔助檢查、專家特需門診等服務。截至目前,魯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1133次,滿意度達98%。
對此,西鄉塘區民政局韋啟電局長介紹說,這是該區積極推動醫養融合的結果。針對社區、養老機構老人基礎疾病多、就醫不方便,以及社區老人希望就近養老等問題,近年來,該區民政局加強充分整合轄區醫療衛生、養老服務資源,通過在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養老服務場所或開設養老服務科,在養老機構中設立醫務室、護理站,在醫療機構中設立老年人掛號就醫綠色通道等方式,解決社區、機構老年人養老、就醫、健康管理、康復理療等問題。“群眾的高滿意度,從根本上說是養老服務領域深化改革的成果。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養老服務業與文化、旅游、餐飲、體育、家政、教育、養生、健康、金融、地產等行業融合發展,最終才能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北湖安居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南寧真情養老院長何素紅向西鄉塘區民政局局長韋啟電介紹老人手工制作成果)
責編:楊琳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