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wtlwj"></menuitem>
      <noscript id="wtlwj"></noscript>

    1. <noscript id="wtlwj"><nobr id="wtlwj"><option id="wtlwj"></option></nobr></noscript>
    2. 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官方網站  中央新聞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

      經濟網 中國經濟論壇

      首頁 > 雜志 > 中國經濟周刊 > 第8期 未來的工人 總第 828 期 2022年4月30日出版
      往期回顧: 查看
      封面文章

      未來的工人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多方采訪中發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環境正刷新年輕人對工人崗位的認知,技術工人在企業內部的地位持續上升,大國工匠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職業追求,一支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素質技術工人隊伍正成為中國制造未來競爭力的支撐。

      年輕人越來越抗拒進廠,怎么辦?

      招工難、用工難很早就成為制造業的痛點。不少企業反映,這種難體現在,第一,招工不容易;第二,穩住員工不容易;第三,穩住員工之后,要讓其達到業務熟練的狀態,讓產品品質穩定不容易,“每天都是要緊盯著的狀態”。

      寧可送外賣也不愿當工人?董事長的疑問年輕人這樣回答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于藍領和白領的認知也在發生變化?!霸滦?500元招得到大學生,卻招不到藍領工人”“送快遞的比收快遞的賺得多”……這些看似難以理解的現象,卻在真實發生。

      用“高考分流”來破解“用工荒”?

      從“分流”到“協調發展”,重新定義的“普職分流”,能否解決制造業用工短缺矛盾?解決制造業“用工荒”還能有哪些舉措?

      走進航天工業的技能工人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走進三院,通過實地探訪,記錄當下航空航天領域里技能工人隊伍的現狀和發展,感受我國高端制造業的變遷

      “大國焊匠”韓積冬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走進車間專訪韓積冬,記錄這位平凡勞動者不平凡的勞動故事。

      大國工匠艾愛國

      “七一勛章”獲得者、大國工匠艾愛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一個優秀的產業工匠能夠集操作與工藝于一體,既能夠操作,又能夠做工藝,這才是一個優秀的產業工匠,也是機器智能化時代,工人的立身之本和核心競爭力?!?

      一個制造業企業的用工探索

      用工,這個看似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新時代也面臨著新挑戰和新趨勢。隨著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工人也需要和企業一起,共同“進化”。

      獨家看點

      博鰲聲音:為世界發展匯聚更多前行力量

      2022年,世界經濟既面臨著很多傳統的風險,也面臨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的召開恰逢其時,既要探尋彌合分歧的良方,也為可持續發展描繪新的全球治理藍圖。

      如何解開上海保供難題?

      在上海實施全域靜態管理之后,保供應、穩民心,尤為關鍵。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上海通過八方支援、團結協作、打通堵點、提升服務,部分居民生活物資緊張局面正在緩解。

      上?!皥F長”自述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了3位為居民團購盡心盡力的“團長”,說說他們以及他們看到的“團長”故事。

      上海志愿者群像

      穿著“大白”的志愿者一天連續工作八九個小時,飯也顧不上吃一口;有的志愿者外面穿防護服,里面穿尿不濕,就為了節省時間、節省防護物資。上海市文明辦副主任鄭英豪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自上海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志愿者成了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之一。

      華融金控3年59億是怎么虧掉的?

      在中國人壽原董事長王濱落馬后,華融金控原董事會主席王強也被傳失聯。

      視覺|田間春耕協奏曲

      谷雨時節,田間一片忙碌,播種、插秧、除草、施肥……奏響春耕春播協奏曲?!肮扔辍睂ⅰ肮取焙汀坝辍甭撓灯饋?,蘊含著“雨生百谷”之意,一場春雨的洗禮讓萬畝良田煥發勃勃生機。

      全景報道

      銀行的東北賬本

      東北地區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都處于高位。

      “虛擬幣”或已介入“金融戰爭”

      西方在虛擬幣定價權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去美元化的俄羅斯不大可能在國際貿易領域開放比特幣結算,這背后隱藏了巨大的風險。

      “三桶油”中誰最賺錢?

      伴隨著“三桶油”公司大賺,員工和高管們也得到了豐厚福利,記者根據“三桶油”各家年報數據計算,“三桶油”員工的人均薪酬為26萬元~50萬元。自2021年初到2022年4月19日,“三桶油”的股價跑贏上證指數,短期內趨勢較好。

      汽車產業的保供攻堅戰

      近期上海已經開始嘗試復工復產,上汽集團、特斯拉等不少車企被列入“白名單”。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后續的不確定性,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供應短缺等難題,汽車產業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難,真正實現“重啟”的時長或許比市場想象中的要久。

      甲醇汽車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隨著油價持續上漲,“賣掉燃油車,換成純電動汽車”成為網絡上最熱的話題之一。

      安卓為什么比蘋果更著急折疊屏

      我們有理由相信,國產手機廠商們可以把握住寶貴的市場契機,在折疊屏領域走到世界前列,進而在全球市場、在高端賽道上,與對手一爭高下。

      漲價潮波及“兩輪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不僅是兩輪電動車,自行車也受到原材料漲價的影響。

      合肥建投:產業投資的“合肥模式”

      在合肥“一路狂奔”的背后,有這么一個“隱形操盤手”,用國有資本揮舞智慧之筆,把合肥描繪的藍圖落地生根。

      全球藥品供應依賴中國

      近幾十年來,隨著藥物生產從西方轉移到東方,中國不僅是主要的制藥競賽者,且已經成為原料藥的頂級生產商。

      誰在“偷偷”進口俄羅斯石油

      在歐盟計劃進一步加強對俄能源禁令之際,俄羅斯向歐盟國家的石油出口為何卻反彈了?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

      許多日本媒體和學者也對日本制造業衰退這一現實進行了分析。近期,索尼原CEO出井伸之出版了新書《人生的經營》,他指出:“日企輸給了中國企業?!?

      觀察評論

      回歸本源才是股市投資不敗之道

      回歸本源、理性至上,才是股市投資不敗之道。

      中概股再遭沖擊?需警惕背后的科技競爭

      4月21日,美國證監會再將17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預摘牌”名單。

      專欄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先要打破地方保護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引起高度關注。

      清北畢業生扎堆考選調

      近年來,“清北生扎堆報考選調生”的相關話題頻頻沖上熱搜。

      服務

      華為往事

      本書匯聚12位來自名校、企業的專家和管理者,講透卓越組織的成功密碼,總結企業高速增長的方法與規律。其中,曾經見證華為成長的管理者,為讀者講述了他們曾經見證的“激情歲月”。

      一頂帳篷撐起的百億新風口

      疫情之下,露營最“卷”。

      雙周資訊

      雙周要聞(2022.4.16—2022.4.30)

      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等

      圖話·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總體平穩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

      雙周人物(2022.4.16—2022.4.30)

      本期熱點人物有:田惠宇、俞敏洪、張庭夫婦、阿格拉瓦爾。

      雙周公司(2022.4.16—2022.4.30)

      本期熱點公司有:寧德時代、東航、滴滴等。

      圍觀#東航復飛波音,網友關心什么#

      《中國經濟周刊》新媒體平臺刊發《東航復飛737- 800,業內人士稱僅說明該機型無明顯設計缺陷》報道后,引發網友關切。

      微吧#連花清瘟如此受爭議,焦點在哪兒#

      《中國經濟周刊》新媒體平臺稿件《以嶺藥業靠連花清瘟9個月營收33億》刊發后,網友熱議如潮。

      媒體速覽·日元匯率創20年來新低

      4月18日的紐約外匯市場上,日元對美元匯率下跌,一度跌至1美元兌換127日元。這是自2002年5月以來,日元匯率時隔20年再次跌至127日元。

      69Av
        <menuitem id="wtlwj"></menuitem>
        <noscript id="wtlwj"></noscript>

      1. <noscript id="wtlwj"><nobr id="wtlwj"><option id="wtlwj"></option></nobr></noscript>